電纜橋架作為敷設電氣線纜的支撐載體,在我們安裝工程中極為常見,通常根據工程使用需求的不同,會設計成各種表面保護層,有普通噴漆、靜電噴涂、熱鍍鋅、電鍍鋅等工藝。而在施工過程中也遇到鍍鋅層厚度的問題,國家標準JB/T 10216-2013 《電控配電用電纜橋架》表10里面也有明確的規定,電鍍大于12μm,熱鍍大于65μm,噴塑大于60μm,可以用測厚儀測出來。
因為電鍍鋅板很難達到單面12μm的鋅層厚度,所以當圖紙上注明鍍鋅橋架時,一般都是用熱鍍鋅的板來做,達到冷鍍12μm的鋅層,現場一般也認為合格。當圖上標明是熱鍍鋅或熱浸鍍鋅橋架時,則要求單面鋅層65μm,這個鍍鋅成本就會非常高。金屬表面鍍鋅層厚度的檢測更準確的方法是稱量法,就是把鍍鋅試件投入脫鋅溶液中,使試件表面的鋅層溶解,再對比脫鋅前后兩次的試件重量,可算出試件上鋅層的總重量,就可計算出試件每平方米上鋅的重量。這種方法可應用于正式檢測報告和仲裁爭議中。
兩個術語的表達雖然略有不同,但實質內容是一致的,說明原“熱鍍鋅”這個術語被新標準中“熱浸鍍鋅”代替了。因此,可以說明“熱鍍鋅橋架”與“熱浸鍍鋅橋架”是同一種橋架,“熱浸鍍鋅橋架”是新標準的準確叫法。